为深切缅怀先辈功绩,大力弘扬“两弹一星”精神,引导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,9月24日,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团总支在西部教学楼401教室成功举办“‘核’光同尘,聚梦未来”主题宣讲活动。本次活动特邀延青砺剑志愿团进行宣讲,俄语专业辅导员孙小涵老师、俄语专业团总支全体成员及2025级学生共同参与,在重温历史与精神传承中凝聚青春力量。
宣讲过程中,延青砺剑志愿团成员与孙小涵老师紧密结合历史背景,以生动的讲述、详实的史料,为在场学生勾勒出“两弹一星”研制历程中科学巨匠们的动人形象。从放弃国外优厚待遇、冲破重重阻碍毅然归国,到隐姓埋名扎根戈壁荒滩,他们在极端艰苦的物质条件与技术封锁下,以“干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”的信念,将毕生心血倾注于祖国国防事业,最终成功研制出原子弹、氢弹和人造卫星,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与核讹诈。一个个鲜活的故事、一段段感人的经历,让在场学生深刻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坚定的理想信念、强烈的责任担当与无私的奉献精神,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。活动还深入解读了“两弹一星”事业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。老师们指出,核武器的成功研发,不仅为我国筑起了坚固的国防屏障,更让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不被轻视的资格与不被胁迫的底气,成为国家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征程中的关键支撑,为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、走好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这种精神不仅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宝贵财富,更是穿越时空、激励当代青年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。
此次宣讲活动既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,也是一次引导学生明确成长方向的认知课。通过学习“两弹一星”历史与精神,同学们表示未来将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,把精神感召转化为学习动力,扎实学好俄语专业知识,努力提升综合素养,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能力的卓越人才,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发展、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。
稿件:孙小涵 一审:元美花 二审:郑仁顺 三审:徐炳煊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