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| 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“乡音筑梦”推普实践团队以调研为钥,开启乡村振兴之门

发表日期:2025年08月17日阅读次数:

 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,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、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主办的2025年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”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7月出征,全国948所高校的2000支团队、21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将深入900余个县区基层开展推普宣传、教育培训、语言调查等活动,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。

 为深入了解乡村发展需求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。8月12日,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“乡音筑梦”推普实践团走进中国朝鲜族第一村和龙市西城镇金达莱村,以“走访—交流—分析—建议”四步法,将调研工作与延边乡村发展实际紧密结合,为乡村发展找准方向、提供思路。

深入走访,精准摸排定方向

 调研前,实践团成员深入村民家中,开展入户调研。他们与村民面对面交流,了解村民对普通话的认知程度、使用频率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语言障碍。在沟通中实践队员发现,村内老年人几乎不使用普通话沟通,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沟通障碍,办理业务需寻找朝鲜族工作人员。但乡镇和社区的工作人员朝鲜族比例日渐减少,村民的普通话水平亟待提高。为此,实践团以推广普通话为切入点,现场为村民示范普通话发音,并鼓励村民多与年轻人交流,提高普通话水平。

实地考察,夯实发展基础

活动中,实践团实地考察了金达莱村的农田、民俗馆和乡村旅游设施。通过与村民和村干部的交流,实践团发现村里的基础设施虽有改善,但在旅游接待能力上仍有提升空间。针对此,实践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,如提升民宿服务质量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等,为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

政策宣讲,助力乡村振兴

 乡村振兴离不开政策支持,成员们在金达莱村村委会开展了农业政策宣讲活动。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结合实际案例,详细讲解了国家惠农政策、农业补贴政策、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等内容。宣讲结束后,村民们纷纷表示,通过这次宣讲,对国家农业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发展农业产业、增收致富的信心。

共商大计,共谱乡村振兴曲

 活动在村民们的热烈讨论中推向高潮。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们共同商讨乡村发展的具体措施,村民们积极参与,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。在交流中,村民们纷纷表示,希望实践团能持续关注金达莱村的发展,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智慧和力量。

此次调研活动让“了解需求、找准方向、助力发展”成为实践团的新目标,更让乡村发展的信心与希望在交流中深深扎根。未来实践队员将以推广普通话作为工作中心,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。

稿件:金春宪  一审:元美花  二审:郑仁顺  三审:徐炳煊





上一条:“家校携手,共伴成长”——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2025级新生家长见面会 下一条: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| 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“乡音筑梦”推普实践团以推普为灯塔,点亮乡村教育

【关闭】